工业级聚氯化铝(PAC)处理工业污水的加药比例
发布时间: 2025-08-20
以下是关于工业级聚氯化铝(PAC)处理工业污水的加药比例的专业分析,综合技术规范与实际应用要点:
一、聚合氯化铝特性与加药基础
- 产品分类与选择
- 固体PAC:氧化铝(Al₂O₃)含量需≥28%(国标GB/T 22627-2014),溶解比例通常为 1:9~1:15(重量比)(即1份PAC加9~15份水),配成5%~10%溶液投加。浓度低于1%易水解失效,高于10%易造成浪费。
- 液体PAC:氧化铝含量≥10%,可直接投加,但运输储存成本高,适用于就近污水处理场景。
- 核心影响因素
- 水质特性(浊度、pH、污染物类型)决定实际用量,需通过小试确定最佳比例。
- 温度与pH值:低温或低pH水质中,高浓度PAC可能因水解过快导致效果下降。
二、加药比例确定方法
(1)小试实验步骤(关键环节)
- 配置基准溶液:
- 称取固体PAC 3g,加入50ml清水溶解,定容至100ml,配成3%溶液(重量比)。
- 梯度测试:
- 取6组等量污水样本,分别投加不同剂量PAC溶液(如10~50mg/L),搅拌后观察矾花形成速度、沉降效果及余浊。
- 优化调整:
- 若沉淀池矾花少、余浊高,需增加投加量;若矾花大且上翻,需减少用量。
(2)生产投配规范
- 溶解操作:固体PAC需用自来水或井水溶解,搅拌≥5分钟至无颗粒。
- 投加浓度:
- 一般污水:5%~8%溶液(即50~80g PAC/升水);
- 高浊度废水(如冶金、造纸):可提升至10%溶液。
三、分行业参考加药比例
根据水质类型与污染负荷,典型工业场景用量如下(单位:公斤PAC/千吨污水):
行业 | 加药量范围 | 特殊要求 |
---|---|---|
低浊度工业用水 | 2.5~25 | 按1:3稀释后投加 |
生活污水 | 15~50 | 常与聚丙烯酰胺(PAM)联用 |
造纸废水 | 50~300 | 高浊度时取上限,配合沉淀工艺 |
印染/漂染废水 | 100~300 | 需脱色处理,可搭配专用脱色剂 |
电镀废水 | 20~100 | 重点去除重金属,控制pH 5~9 |
冶金/洗煤废水 | 20~150 | 沉降速度要求高,需强化搅拌 |
注:以上数据为行业经验值,实际需以水质检测与小试为准。
四、操作要点与常见问题
- 避免过量投加:
- 过量会导致污泥量激增、处理成本上升,且对溶解性有机物(如COD)去除效果有限。
- 协同处理技术:
- 难降解废水(如印染、焦化)建议采用 PAC+PAM联合工艺:先投加PAC混凝,再以0.1%~0.3% PAM溶液助凝。
- 浓度精准控制:
- 液体PAC需定期检测氧化铝含量,防止储存中有效成分降解。
五、结论
工业级PAC的加药比例需遵循 “小试优化、分类调控、动态调整” 原则:
- 基础配比:固体PAC按1:9~1:15溶解,投加浓度5%~10%;
- 行业适配:根据污染物负荷选择用量,高浓度废水(如造纸、印染)需增量至100~300kg/千吨水;
- 风险控制:严禁使用废水溶解PAC,避免重金属二次污染。
相关新闻
2025-06-24 08:37
2025-04-08 00:00
2025-04-06 00:00
2025-04-02 00:00
2025-08-23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