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 2025-09-08
自来水厂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需根据原水水质、处理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核心计算步骤如下:
一、基础计算方法
小试实验法(推荐)
通过烧杯实验确定最佳投加量,操作流程如下:
- 配置溶液:将固体PAC配制成2%-5%的溶液(如3%溶液:3g PAC加50ml水溶解,再稀释至100ml)。
- 梯度投加:取原水样,按梯度(如5mg/L、10mg/L、15mg/L)加入PAC溶液,快速搅拌(120r/min)1分钟,再慢速搅拌(20-40r/min)20分钟。
- 观察效果:
- 矾花形成速度、大小及沉降性;
- 上清液浊度(目标值≤1NTU);
- 沉淀后余浊低且矾花密实为最佳剂量。
公式估算法
- 通用公式:PAC投加量 (kg/h)= [ 参考值×进水流量 (m³/h)] ÷ [PAC密度xPAC浓度x1000]
- 参考值:常规原水(浊度100-500mg/L、pH中性)取20-50mg/L。
- 示例:进水流量1000m³/h,参考值30mg/L,PAC浓度10%,密度1.2g/cm³,则投加量≈2.5kg/h。
二、关键影响因素与调整
因素 | 影响规律 | 调整建议 |
---|---|---|
原水浊度 | 低浊度(<100mg/L):5-10mg/L; 高浊度(>500mg/L):10-30mg/L(洪水期可达30mg/L)。 | 每增加100mg/L浊度,投加量提高5-10mg/L。 |
水温 | 低温(<4℃)时水解减慢,需增加20%-30%药量。 | 冬季适当提高浓度或延长反应时间。 |
pH值 | 最佳pH范围6.5-7.6; pH<6或>8时混凝效果下降,需预调至中性。 | 投加石灰/碱剂调节pH至中性。 |
三、生产运行调整技巧
- 初始投加范围:
- 生活饮用水:20-50mg/L(每吨水投加20-50克)。
- 高浊度水源(如洪水期):可增至30mg/L。
- 运行监测与优化:
- 药量不足: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 → 需增加投加量。
- 药量过量:矾花大且上翻、余浊高 → 需减少投加量。
四、注意事项
- 溶解规范:
- 固体PAC需按1:3加水溶解成液体,再稀释至1%-3%使用。
- 溶液需现配现用(4-8小时内用完)。
- 特殊水质:
- 低温低浊水:需结合助凝剂(如聚丙烯酰胺)提升效果。
- 含油/重金属废水:需单独实验确定剂量,可能需增至50-200mg/L。
以上方法需结合水厂实际工艺动态调整。建议定期做小试验证,并参考在线仪表数据(如浊度、pH)优化控制。
相关新闻
2025-06-24 08:37
2025-04-08 00:00
2025-04-06 00:00
2025-04-02 00:00
2025-09-08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