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氯化铝区别

发布时间: 2025-09-12


聚合氯化铝铁(PAFC)与聚合氯化铝(PAC)是两种常用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主要区别如下:

1. 成分与外观

  • 聚合氯化铝(PAC):主成分为铝盐,外观呈黄色、米黄色或白色(食品级)。白色PAC纯度最高,用于饮用水处理。
  • 聚合氯化铝铁(PAFC):由铝盐和铁盐复合而成,铁含量通常约4%,外观为红褐色或褐色粉末。

2. 适用范围

  • PAC:可处理饮用水、工业用水及污水;尤其擅长净化河水,出水水质软,不易造成织物硬化。
  • PAFC:仅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如钢厂、造纸厂、印染废水等),不适用于饮用水;对高浊度、低温低浊废水效果显著,絮体沉降速度快。

3. 性能特点

  • PAC:除浊、脱色性能强,适用pH范围宽(6-9);腐蚀性小,但低温环境下效果可能下降。
  • PAFC:兼具铝盐的吸附架桥能力和铁盐的沉降速度,絮体密实;低温适应性更强,对重金属(如Cr⁶⁺)去除率更高。

4. 原料与工艺

  • PAC:饮用水级需用氢氧化铝粉生产,工业级可用铝酸钙粉。
  • PAFC:以铝钙粉及铁化合物为原料,生产工艺中引入铁离子增强混凝效果。

5. 成本与用途

  • PAC价格较高,尤其高纯度白色PAC;
  • PAFC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废水处理。

总结建议:

  • 选择PAC:饮用水、低浊度水源或需软化水质场景(如纺织废水);
  • 选择PAFC:高污染工业废水(如含重金属、高COD废水)或低温环境。

具体用量需通过小试确定(一般PAC投加量1-15g/吨水,PAFC投加量3-40g/吨水)。如需复合增效,可将PAC与聚丙烯酰胺(PAM)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