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环境下(≤5℃)净水材料的效能保障方案
发布时间: 2025-09-17
低温环境(≤5℃)是水处理行业的共性难题——分子活性降低、絮凝速度放缓、矾花松散易碎,导致除浊/除磷率骤降20%以上。河南爱尔福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水处理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性地开发了耐低温改性聚氯化铝(PAC)与高效聚合硫酸铁(PFS)系列产品,结合工艺优化方案,实现-5℃环境下浊度去除率稳定≥92%,综合处理成本降低18%。
一、低温净水效能的核心挑战
低温环境直接影响净水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具体表现为:
- 分子链运动减缓:聚铝/聚铁水解产物电荷中和能力下降,絮凝体生成速度降低50%;
- 矾花结构松散:低温水体粘度增加,絮凝物难以压实,沉降速度不足常温环境的40%;
- 污泥脱水困难:铝盐污泥低温脱水效率低,处置成本增加30%。
行业痛点:北方某市政污水厂实测显示,冬季(≤5℃)总磷去除率从92%跌至68%,药耗成本上升25%。
二、绿水洁牌净水材料的低温增效技术
(一)产品改性:分子结构强化与低温活性激活
- 耐低温聚氯化铝(PAC)
- 技术核心:添加有机硅耐寒助剂,提升分子链柔韧性,-5℃下絮凝活性保持率>90%;
- 性能对比:
指标 | 常规PAC | 绿水洁耐低温PAC |
---|---|---|
沉降速度(5℃) | 0.2mm/s | 0.45mm/s |
浊度去除率 | 75% | 92% |
(来源:东北某水厂2024年冬季实测数据) |
- 高效聚合硫酸铁(PFS)
- 创新工艺:铁粉催化氧化技术,增强Fe³⁰水解产物电荷密度,低温吸附能力提升35%;
- 复配优势:与微量聚丙烯酰胺(PAM)联用,矾花密度提高50%,污泥含水率降至78%以下。
(二)工艺优化:溶解、投加与运行管理
- 溶解控制
- 溶解水温预热至40℃(避免结块),搅拌时间延长至≥30分钟;
- 溶解池加装保温层,防止二次降温导致药剂活性衰减。
- 动态投加策略
- 分时段投加:避开午后低温峰值(如10:00-14:00),提升药剂利用率;
- 智能加药系统:根据进水流量、浊度实时调节投量,误差≤±5%。
三、实证案例:低温环境下的高效能保障
案例1:东北市政污水厂(2024年冬季)
- 挑战:水温3~5℃,进水浊度25NTU,总磷4.2mg/L;
- 方案:
✅ 采用绿水洁耐低温PAC(投加量55mg/L) + PAM复配;
✅ 溶解罐加装蒸汽保温,投加时段调整为每日10:00-16:00; - 成果:
- 出水浊度≤0.5NTU,总磷≤0.3mg/L,达标率100%;
- 吨水处理成本降低0.15元,年节约药剂费用38万元。
案例2:河南某化工厂废水处理项目
- 痛点:冬季废水温度4℃,铝盐污泥脱水效率低;
- 替代方案:切换为绿水洁改性PFS(铁泥易压实);
- 效益:污泥处置成本下降22%,综合能耗减少18%。
四、行业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协同升级
- 智慧运维系统
- 实时监测水温、pH、浊度,自动生成最优投加曲线(如广州大坦沙净水厂模型);
- 低碳工艺整合
- 低温余热回收(如烟气余热预热溶解水),降低能耗;
- 污泥资源化利用(铁泥制建材原料),实现“零废”目标。
以技术重塑低温净水标准
河南爱尔福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水处理材料研发20年,“绿水洁”牌耐低温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区成功应用超50个项目。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低温适应性技术,为市政、工业客户提供“高效、低碳、低成本”的全季节水处理解决方案。
相关新闻
2025-06-24 08:37
2025-04-08 00:00
2025-04-06 00:00
2025-04-02 00:00
2025-09-17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