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国标gb/t22627-2022

发布时间: 2025-07-18


一、标准背景与定位

  1. 发布与实施
    • 2022年3月9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旧版GB/T 22627-2014。
    • 适用于工业给水、废水、污水及污泥处理的聚氯化铝(PAC)产品。
  2. 规范目标
    • 统一产品质量要求,强化重金属、微生物等安全指标,推动水处理行业规范化。

二、核心技术要求

产品分类与外观

  • 液体:无色至黄褐色透明液体;固体:白色至黄褐色颗粒/粉末,无结块、无异味。

关键性能指标

项目液体要求固体要求
氧化铝(Al₂O₃)≥8.0%≥28.0%
密度(20℃)≥1.12 g/cm³-
盐基度20.0%~98.0%30.0%~95.0%
不溶物≤0.4%≤0.4%
pH值(10g/L溶液)3.5~5.03.5~5.0
重金属(如砷、铅)严控限量(如砷≤0.0005%) 

新增与调整指标

  • 新增:密度(液体)、氨氮检测项;强化:重金属限量(砷、铅、镉等)。
  • 原料规范:生产用盐酸需符合GB/T 320工业标准,若使用危险废物需取得环保批复。

三、检测方法与质量保障

  1. 多方法协同检测
    • 氧化铝含量:滴定法;盐基度:分光光度法;重金属:原子吸收光谱法。
    • 液体产品指标需按Al₂O₃含量≥10%折算限量值。
  2. 质量控制流程
    • 企业需执行出厂检验(氧化铝、盐基度、pH等),定期全项检测。

四、包装、储运与安全规范

  1. 包装要求
    • 液体:聚乙烯桶密封;固体:双层包装(内聚乙烯膜+外袋),标明产品名称、型号、生产日期。
  2. 储运条件
    • 避光、通风、干燥环境,远离火源;液体保质期3个月,固体12个月。

五、与饮用水标准的区别

  • 应用范围:GB/T 22627-2022针对工业水处理,而生活饮用水适用更严格的GB 15892-2020(如砷限值≤0.0001%)。
  • 指标差异:工业级Al₂O₃含量(≥28%)低于饮用水级(≥29%),且重金属限值更宽松。

六、标准实施的意义

  1. 行业升级
    • 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高效、环保型PAC技术研发。
  2. 水质安全保障
    • 严控有害物质,减少二次污染风险。
  3. 市场规范化
    • 打击劣质产品,维护下游用户权益。

GB/T 22627-2022通过科学的技术指标和严格的检测体系,为聚合氯化铝的生产与应用树立了标杆,标志着我国水处理药剂标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进展。企业需紧跟标准升级,优化生产工艺,共同推动绿色水处理生态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