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pac和pam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 2025-07-23


⚗️ 一、本质区别总结

对比维度PAC(聚合氯化铝)PAM(聚丙烯酰胺)
化学性质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化学式 [Al2(OH)nCl6n]m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分子式 (C3H5NO)n(分子量数百万至数千万)
外观形态黄色/黄褐色粉末(铁含量越高颜色越深)白色粉末或乳液
核心机理电性中和+卷扫网捕(包裹微小颗粒脱稳)架桥吸附+电荷中和(长链连接絮体)
典型用量200-300 mg/L(用量大)3-10 mg/L(用量极低)
残留风险铝离子残留(饮用水慎用)丙烯酰胺单体毒性(需食品级)

🔬 二、关键特性与应用场景

PAC 适用场景

  1. 高浊废水:洗砂、印染、造纸废水
  2. 除磷强化:与铁盐联用效果更佳
  3. 混凝主力:快速破坏胶体稳定性,形成初始絮体

PAM 适用场景

  1. 污泥脱水:阳离子型增强污泥凝聚性
  2. 精细沉降:阴离子型处理低浊废水
  3. 絮体放大:连接PAC生成的小絮体形成大矾花

💡 联用优势
先加PAC(脱稳胶体)→ 1-2分钟后加PAM(放大絮体)→ 沉降效率提升50%以上。


 三、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溶解配置

  • PAC:直接配成10-20%溶液,快速搅拌溶解
  • PAM:需配成0.1-0.3%稀溶液,缓慢投加防结块,溶解时间40-50分钟

投加顺序
严禁颠倒顺序:先PAC后PAM,间隔≥1分钟确保反应充分

风险规避

  • PAM溶液避铁、避光保存(铁离子催化降解)
  • 饮用水处理慎用PAC(铝残留风险),改用食品级PAM

📌 四、选型与经济性建议

需求场景推荐药剂理由
高浊废水/除磷PAC为主单价低(千元/吨),但用量大
污泥脱水阳离子PAM虽单价高(≥4000元/吨),用量仅PAC的1/30
难沉降废水PAC+PAM联用协同降本30%,絮体密度提升2倍

 关键提示

实际投加量需通过烧杯小试确定,过量投加会导致絮体再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