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化铝28%与30%差别大吗?

发布时间: 2025-07-30


聚合氯化铝(PAC)28%与30%两种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核心差异对比

  1. 有效成分与纯度
    • 30%含量:三氧化二铝(Al₂O₃)含量≥30%,杂质少,重金属含量低(符合GB15892-2020饮用水标准)。
    • 28%含量:Al₂O₃含量约28%,重金属及不溶物含量较高,适用于工业场景。
  2. 外观与溶解性
    • 30%:通常为金黄色粉末(喷雾干燥工艺),溶解速度快,反应剧烈。
    • 28%:多呈深黄色或红褐色(滚筒/板框工艺),溶解性稍弱。
  3. 用途与适用场景
    • 30%唯一可用于饮用水处理(国家强制标准),除氟、除重金属效果显著,适合高要求水质(如自来水厂、泳池)。
    • 28%:主要用于工业废水(印染、造纸、冶金等),对重金属要求不高的场景。
  4. 处理效果与用量
    • 30%:絮凝速度快,矾花大且密实,沉降效率提升20%以上;同等水质下用量比28%减少约10-30%。
    • 28%:需更高投加量才能达到相近效果,尤其对高浊度废水适应性较弱。
  5. 价格与经济性
    • 30%:均价约2300元/吨(含税),成本较高但综合性价比优(用量少、效率高)。
    • 28%:均价2100元/吨,适合预算有限的工业项目。

二、选择建议

  • 优先选30%
    饮用水净化、食品加工废水、敏感水体(如含放射性物质)及法规严格场景。
  • 可选28%
    普通工业废水(如洗煤、皮革)、低预算项目,需配合重金属检测。

三、注意事项

  • 工艺影响:喷雾干燥的30%纯度优于板框型,选购时需明确工艺。
  • 伪劣鉴别:通过PH值(1%水溶液PH=3.5-5.0)、紫外光谱检测,避免低价劣质品。

💎 两者差异显著,30%在纯度、安全性和效能上全面优于28%,但成本高20%左右。饮用水领域必须选用30%,工业场景可按需选择。